關于2016年和2020年趨勢分析和預測,我們來看一下,2015年25萬輛,2016年50萬輛,這樣漲的話,按照他們這樣的預測推算下來,電池大致的估算,2019年就到了1億kWh,2020年達到1.3億kWh,那么產能的情況是怎么樣?現在在建的,已有的如果全部實現,已經有1.85億kWh,我們是完全足夠的,我們現在是有點太瘋狂了,這個行業其實需要冷卻下來,這樣太熱并不是好事。
關于2016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預測,這個預測又得再調整,因為2015年預測24萬輛,是前不久做出的,今年很可能到30萬輛,但是總的來講,我們增長力這方面還是不想調整,我們認為中國2016年增長力可能多只有50%,2017年降到30%,2018年降到20%,越來越低,這是因為政策刺激的效果,之后會顯著下降。電池價格的下降和能量密度的提高,到那時候能夠取得很大進展,那個時候海外的市場會推動中國市場往前走,那個時候會逐漸地由底部再向上回升,2019年會回升到25%,2020年回升到30%。
海外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存在這么一個主要的規律,大家也可以根據這個去推測一下未來幾年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況,也就是說車用電池組的價格以每千瓦時計算,大概銷量增長約20%到30%之間。
簡單說一下電動汽車市場大發展主要取決于兩大因素,一個是電池能量密度大幅提升,提升到一個什么樣的標準?純電動的由150公里提升到300公里。電池成本大幅度下降,下降的一個目標是什么?就是由2014年大概390到400美元每千瓦時到200美元每千瓦時左右。現在主要企業都是向這么走。
三星的技術目標路,三星現在已經到200瓦時每公斤,2019年到250,2020年突然到300以上,因為它們計劃到那個時候他們全部鋰電池要實現量產。
我說一下隱憂,鋰電池問題可能會集中的爆發,這就是為什么我們預測明年的增長會比較低的主要的原因,我們來看一下2014年,電動汽車的銷量由1萬輛增長到8萬輛,2015年由8萬輛增長到24萬輛,這樣車輛的品質難以管控,電池的品質管控也難以管控,而且電池看起來有點更糟糕,因為2014年的時候,咱們所需要的材料,大多數還是以進口為主,包括比亞迪,它的磷酸鐵鋰材料大多數還是來自于加拿大。而今年你要讓他們再提供這么多材料是不可能的,因為今年磷酸鐵鋰需求量可能會高達2.6萬噸,而三元材料的需求量可能高達8000噸,海外企業它們是供應不過來的,因為他們生產的計劃性很強。只能更多用國產,用國產電池問題可能更加凸顯了。
總的來看,從中國企業總體制造能力來看,2014年銷售車輛當中電池出問題的,時間大致是在2016年,今年的電池出問題的時間也大致是在明年,這樣的話,在都疊加到明年,明年電池問題可能會集中爆發,特別是電動汽車放量都是在下半年,明年下半年大家要關注一下,這是一個問題。
2015到2020鋰電池市場規模做了一個預測,分了電動汽車和其他,我們預計到2020年超過2.2億千瓦時,其中電動汽車到2020年它的市場占比占到了38.83%,將近40%。價格的預測預計到2020年到200美元。近碳酸鋰供應很緊張,我們也對它做了預測,不多說。
中國企業的主要機會,從電池來看,主要機會在差異化的市場,第一個就是具體的電池類型用量大的市場,不同的手機電池都不一樣,這是我們的一個機會。另外就是日韓電池巨頭重視不夠的市場。另外就是關注錳酸鋰電池技術。